全球股市今年來頻創新高,對於景氣復甦的樂觀期待,以及股市居高思危的心理,讓不少投資人陷入進退維谷的兩難。法人認為,在市場「驚驚漲」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作法就是強化資產配置規劃,以及嚴格執行資產再平?(Re-balance)的動作,降低未來可能面臨的泡沫風險,保護收益。MSCI世界指數本月再創新高,累計今年來漲幅達11.63%。其中,表現最好的前十大股市漲幅介於19~36%,而只有5個股市收黑,其中,中國創業板、俄羅斯下跌10~15%,以色列、加拿大、約旦跌幅不到3%,其餘都是呈現上漲走勢。第一金全球大四喜基金經理人許豒勻表示,全球股市今年來表現,透露出強勁的復甦訊號。IMF最新展望報告預測,今明兩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上看3.5%、3.6%,為後市提供支撐力量。不過,面對股價漲多,市場不免浮現居高思危的雜音。因此,許豒勻認為,投資人第一步應避免重押單一資產,而是分散布局低度相關性的不同資產,例如:歐美股票基金搭配新興市場股票基金、創新成長型股票基金搭配公用事業基金、一般股票型基金搭配債券基金,或是直接投資平衡型基金的方式,預防非系統性風險。第二步則是每季定期檢視,進行「再平衡」動態調整。舉例:原先60%投資創新成長型股票基金、40%債券基金,之後因為股市大漲、債券下跌,股票比重提高到80%、債券降到20%,風險無形中提高;此時,投資人應加碼債券部位,或是贖回一部分的股票資產,轉投入債券,讓配置回到60%、40%。許豒勻強調,美國緩步升息政策不變,經濟與企業獲利保持正增長,企業違約風險下滑,仍有利於風險性資產上漲,但市場不乏黑天鵝、灰犀牛等利空攪局,只有透過「資產配置+再平衡」的動態調整,有紀律操作,才能真正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,降低泡沫後大跌的風險,保護收益。

CECFBFD4B87E6227
arrow
arrow

    terrendsl5f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