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SCI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全球新興市場指數至今日剛好滿一個月,回顧過去一個月,上證指數顛簸不斷,代表A股大型股的A50指數卻守穩月線,入摩以來累計上漲達6.14%,表現冠於所有陸股指數。中國A股入摩以後在保險、銀行、證券等權重板塊輪動領漲下,藍籌類股指數持續表現亮眼,其他如上證指數上漲2.37%、滬深300指數上漲約3.95%,深圳指數則下跌2.55%。另外,觀察主要陸股指數2017年以來的表現,亦出現明顯分化,A50指數上漲幅度達21.51%仍為最多,滬深300指數上漲14.66%次之,而包含較多中小型股的上綜指數、深圳指數報酬率各為6.14%及-5.35%,表現漲跌互見。觀察台灣掛牌相關陸股正向ETF亦以上漲居多,其中國內唯一追蹤A50指數的國泰A50正2ETF(00655L),今年來累積漲幅達37.61.%,表現同樣優於上證180正2及滬深300正2的約32%~33%的年報酬。其中A50正2(00655L)的量能表現,亦由入摩前的5日均量約2,865張,來到最新的5日均量達10,229張,大增約4倍,7月17日成交量更曾達到14,732張,亦可看出台灣投資人對陸股ETF標的的投資興趣亦逐步在轉變中。原生型ETF方面,國泰中國A50(00636)、富邦上證180(006205)、元大寶滬深(0061)今年以來的漲幅則各為17.52%、12.18%、6.81%。國泰投信ETF團隊基金經理人游日傑表示,今年以來A股中大型藍籌股與其他個股走勢分化明顯,而大型股較受資金青睞,其次,在A股納入MSCI的背景下,主、被動資金將長線流入,而近期人民幣走勢回穩,亦提供陸股資金面的支持。游日傑進一步指出,最重要的是,陸股如今是價值選股投資當道。歷經2015、16年的「快牛」行情洗禮下,陸股已轉為以「慢牛」走勢為主,但今年第2季以來陸股版「漂亮50」概念股普獲市場關注,相關估值低、業績好、流動性強的藍籌個股,逐漸引領盤勢走出「蠻牛」表現,價值選股理念引領市場走勢。在下半年展望方面,陸股具有基期低、傳統消費旺季來臨、以及養老金、險資入市等題材,具有較佳資金胃納性的權重板塊仍可以做為配置重心,加上甫公布的第2季中國GDP年增率達6.8%,顯示經濟數據表現整體溫和,投資人可逢回布局相關ETF?

72C314F18FCB9677
arrow
arrow

    terrendsl5f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