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大陸首艘自製航空母艦外傳可能在4月23日中共海軍建軍節下水,但陸媒今天引述專家說法報導,由於「潮汐不答應」導致水深不足,23日並非這艘航艦下水的最佳時機。「中國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紀念」明信片近期在網路熱傳,郵戳上註明「遼寧大連,2017.04.23」的字樣,與中外媒體先前臆測的下水時間不謀而合,使外界更加確定23日就是新航艦下水日。但中國大陸環球時報今天報導,一名了解相關情況的人士表示,建造這艘航空母艦的遼寧大連造船廠的水不深,而潮汐對航艦行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。4月23日是農曆三月二十七,接近小潮日,而非大潮日。報導引述未具名專業人士說,航空母艦應該要選擇大潮日下水,以確保安全可靠,而4月23日恰恰不是大潮日,並非最好「窗口期」。中國大陸航空母艦專家李杰也認為,為保障下水安全,水深要足夠,愈深愈安全。例如一艘船吃水10公尺,理論水深11公尺足夠,但因船隻可能上下顛簸,加上海浪作用力,可能需要17、18公尺才可以。報導指出,20至22日為小潮日;26日是農曆四月初一,27至29日都是大潮日。若首艘陸製航空母艦下水日定在4月,那麼27至29日是最適合下水的日子。中國大陸國防部發言人吳謙3月底在例行記者會上說,首艘陸製航空母艦?裝(船體主要結構造完後安裝機械等設備)工作進展「非常順利」,何時下水「相信不會讓大家久等」。5E582F1DCBCD7F72
arrow
arrow

    terrendsl5f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